男女主角分别是小王小刘的现代都市小说《会说话就是情商高精品选集》,由网络作家“朱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会说话就是情商高》,主角分别是小王小刘,作者“朱磊”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为什么情商高的人非常受人欢迎?其实并非他们拥有无人能及的智慧,而是因为他们会说话——说话的内容包罗万象,表达方式大有讲究。懂得了谈资的艺术,就等于掌握了沟通、交流、谈判的技巧。本书中就详尽分享了“会说话”的妙招,你离情商高只差“会说话”。...
《会说话就是情商高精品选集》精彩片段
一个人学知识,当然不是用来夸夸其谈的。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如果一个人不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合适的方式表述出来,那么,这些知识对于他来讲,多半是没什么实际用处的。而且,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合理地发布出去,从而换取对等的新知识和信息,这也是我们提升自己的一种方式。
所以,学会把知识当作谈资,不仅是一种引发话题的手段,更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方式。
1.知识沟通法则
我们学知识,大多数时候其实蛮功利的——我们会想:我们学到的这些知识,在生活、工作中一定要起到作用?
不过,由于目前通行的是“素质教育”,我们要学习的知识门类很多,而且,有很多我们学到的知识,其实和我们赖以生存的“专业”是不相关的。比如说,我们都学过地理、生物、物理、历史等课程,但如果我们不是相关的专业人士,这些知识对以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帮助会很有限。
但它们真的没用吗?非也。
我认为,任何知识都有一个最起码的用途——作为谈资的补充。这也算是“变废为宝”了,更何况,在看完本书接下来的内容后你就会知道:没有哪些存在你肚子里的知识是“废”的。
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曾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概念:知识沟。
这个概念的含义是: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往往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更快地获得信息,所以,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部分人所拥有的知识差距就越大。
蒂奇诺认为,“知识沟”的扩大,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理解能力更强,阅读量更大,因而,他们获取知识的效率高,涉及面广。
第二,知识信息储备上的差异
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先前从大众传媒和正规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现在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
第三,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
交往圈子有大有小,有些人参加了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比一般人更多,由此,他们扩大了与别人讨论事务性话题的机会。因此,社交活动越活跃,获得的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
第四,离信息的距离有远近之分
每一条信息都有源头,随着信息的传播,信息的真实度、及时性、可信度就会越弱,所以离信息越近的人,就越能获得优质信息。
各位读者发现没有,在“知识沟”理论中,你是否能够站在信息和知识传播的制高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圈子。
还有,你本身所掌握的信息、知识越多,就越能接近良好的信息源头,越能理解信息中所包含的实质内容。
说了这么多理论,我就举个例子来佐证一下“知识沟”所涉及的一些内容。
世界各地、各城市,都遍布着无数“会展中心”。在那里,每天有各种各样的会议、论坛在召开,诸如“品牌农业论坛高科技发展论坛国际马铃薯大会”等,每个行业、每种学科,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一些论坛和会议。
很多人花钱去开会,而且参会费用往往不菲。
年轻的时候,我很难理解,那些企业家或者行业人士为什么会愿意把金钱和时间花费在这种事情上。因为我觉得,会议上无论是那些所谓的行业领军人物,还是各级部门领导所讲的内容,大都非常空洞,没有什么实质性。
但是,随着社会阅历的增长,我逐渐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首先,那些高层人士在会议上讲的话,虽然并不见得是什么新理论,或者是什么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论,但是,他们所讲述的内容代表着某种趋势。
比如说,现在很火的“互联网+”的理念,很早就有人提出来了,几乎所有搞互联网的人在五年前甚至十年前,都接触过相关知识。
但是,当这种理念从行业领军者和领导的口中讲出来的时候,就意味着它将成为一种趋势,未来行业中发展的重点会汇集于此,国家各方面的扶持政策也会向这个领域倾斜。
这样看来,这个信息对于相关从业人士来讲,就非常有用了。
如果让不了解相关知识、不懂得行业背景的人去参加会议(比如年轻时候的我),就只能大概地记住几个概念,至于这几个概念到底指什么,那就完全不知道了。所以,我(你)便会觉得:“参加会议这种沟通方式是空洞无用的。”
由此可见,一个人越是缺乏某个领域的知识,那么,他在这个领域吸取知识的能力就越差。这是绝对的真理。
其次,就算会议上确实没有人提出有用的信息和见解,但是,最起码将一群同行业的人聚集到了一起——这些人在私底下的沟通交流,本身就像一个信息涌动的大熔炉,如果你善于交流,也拥有关于这个行业的一些见识,那么,很容易会在沟通中“套”出更多的信息——这对于你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你看,这就是“知识沟通”的重要性。
当我们试图从别人口中获取某信息的时候,自己首先要有这方面相关知识的储备。
第一,你的知识可以作为和别人交换的“筹码”,也就是说,在聊天的时候,你只有把你自己的知识和见解作为谈资,对方才会愿意把他的知识说出来——要是你只索取,不付出,没人会白白地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你。
第二,就算有人愿意白白地把知识分享给你,你也得有相关的知识基础才能听得懂。假如你完全不懂广告传播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现在你又要用到这方面的一些知识,于是你去向相关人士请教——相信我,即便人家愿意教,你也听不懂,白搭。
这就是我所强调的“知识沟通”法则。
当我们用自己的知识在沟通中与人交换知识时,当我们用自己的知识获取更高层次的沟通环境时,我们曾经学过的所有知识,你只会嫌少,不会嫌多——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需要哪个领域的知识来介入话题、引起关注。
那么,我们如何更好地用知识武装谈资,在沟通中获取他人的知识和信息呢?我总结了三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提高对信息的敏感性
三个得力下属A、B、C,和领导闲聊,领导无意中说了一句:“最近VR(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很火啊,这东西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A根本不知道VR为何物,所以他根本无法汲取这方面的信息。
B知道VR是什么,但他对于领导说的话没有在意。
C知道VR是什么,而且,他还敏锐地意识到领导这么忙,还抽空了解VR技术,很可能公司要引进这项新技术了。于是,他开始格外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并多次跟领导汇报相关内容。
如果有朝一日,这个领导要启动一个VR技术的项目,会让谁负责?毫无疑问,肯定是C。
A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没能想得更深。B虽然懂,但是由于他对信息的敏感度太低,所以错过了机会。C既懂行又敏锐,所以他才能领会领导的用意。
这就是信息敏感度的作用。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关于“谈资”、关于“聊天与情商”的书,其实就是因为,很多有用的信息不是在重要会议上宣布出来的,而是在私底下闲聊出来的。
在闲聊的时候,我们要有从谈资中寻找有用信息的敏感度——没有见微知著的敏感性,就缺乏对信息的提炼能力,也就很难判断每条消息、每份资料的价值所在。
因此,要增强信息敏感性,只有见微知著,做到眼光毒、行动快,这样才能把自己由外行变成内行,始终走在前列。
第二个方法:建立信息关系网
你想要获取某方面的知识,就要学会和这个行业的人扯闲篇,融入到他们的圈子里。
举个例子,假如你们公司现在想要开展无人机业务,你去找相关的专业公司去咨询,其效果远远不如你加入某个相关QQ群,随便聊上半个月反而能获取更多的信息。
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进入一个圈子,哪怕是在圈子里闲聊,所获得的信息量也要比在圈子外面探头探脑地观察来得有效。
当然,还是那句话,你想融入某个圈子,还是要有关于这个圈子的一些起码的知识储备。否则,进去也是白进去——人家聊什么,你根本听不懂。
第三个方法:整理自己的知识
在实际生活中,我发现很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但却把这些知识都挖了个坑埋在自己心里,不会也不打算用了,所以,他们总是显得很缺乏常识。
这种缺乏常识的形象,具体到沟通的过程中,很容易给人造成非常不好的印象。
有个女记者去采访一位农业专家。
这位专家为了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传达给她,从很基础的知识开始,一步步地做了深入介绍。但就在介绍一些基础知识,比如光合作用、土壤腐殖质的时候,这个女记者却一窍不通,懵懵懂懂。
最后,老专家火了,说道:“这些知识都是初中生物课上学过的,你初中的时候在干吗?”
那位女记者面红耳赤,说道:“初中课本是讲过,现在都忘记了,我也没想到您的研究和这些有关。”
老专家瞬间失去了和她沟通的兴趣。
所以,对于我们学过的知识,我们要有整理和联想,尽量地把它们用到实践中,不要浪费我们的书本费。
2.用“小道消息”打破认知壁垒
交流的目的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打破“认知壁垒”。这是一切交流活动的根本。
怎么理解认知壁垒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信息的“盲区”,与此同时,我们又掌握着一些别人所不知道的信息,“已掌握信息”和“未掌握信息”的界限,就是“认知壁垒”。
理论上讲,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能获得竞争优势,这是不言自明的。因此,但凡是上进之人,都有对于信息的渴求,都有打破认知壁垒的意愿。
假如我们能够充当信息的提供者,就一定能在交流中占据主动地位。换句话说,就是你的谈资中包含的有效信息越多,就越能在交流中占据主动地位。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那些被大多数人认为善于聊天的人,他们的“谈资”往往都很新奇,或者是一般人不知道的“小道消息”,或者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的“深层次问题”。
总而言之,他们所释放出的信息,恰恰能戳中他人的“信息盲区”。因此,他们的话有人愿意听,也愿意参与到他们挑起的话题中。所以,这类人总能站在交流的中心位置。
有一天,我在机场遇见不算太熟的经济学者C教授。
当时我起了个大早赶飞机,精神不是太好。而我和这位经济学者也只能说是泛泛之交,所以和他寒暄了两句之后,我便不再说话,开始盯着候机大厅的电视看了起来。
其实,电视里播放的内容我没太在意,只不过是想借此来停止谈话,乘机休息一下。
这时,电视里在播放一条关于“打假”之类的新闻。C教授可能认为我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有兴趣,于是便顺势把话题引到了这个方向,说:“现在这个市场上的确是假货泛滥啊,最可怕的是由于工艺的发展,许多假货都已经能做到以假乱真了,一时之间还真分辨不出来。”
我本不想多说话,便随意答道:“是啊,所以我买东西一般都去专卖店买,比较放心。”
C教授却摇摇头说:“那倒未必,听说不少专卖店都是真货掺着假货卖的!”
我皱了皱眉头,答道:“不会吧,专卖店总归是有保障的。”
C教授稍微提高了点音量,说:“何止专卖店不可信,现在连到国外去购物,都是有可能买到高仿货的。而且,现在不少高仿货做工也十分精良,尤其是什么背包、衣物之类的,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是真是假。”
我有些疑惑地看向他:“不至于吧,这些商家大部分是连锁店,就不怕因为贪这点小便宜损害自己的形象?”
C教授笑了起来:“且不说有的高仿货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就说作为消费者,你能通过什么途径来确认自己买到的东西是真是假呢?”
我想了想,一时之间还真给不出答案。通常来说,网购的商品都打着“支持专卖店验货”的字样来证明自己的产品真实可靠,那专卖店的商品又该怎么确定真假呢?
C教授笑了起来:“所以说,很多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花了那么多钱买到的是真货,还是高仿货。至于在别人眼里,你身上的名牌是真是假,主要还是和你的地位、财富挂钩的。比如,你坐个公交车,哪怕手上戴着劳力士手表,也没人会多瞧一眼;你开着宝马车,哪怕穿着普通的休闲服装,也可能让人以为是时装周的潮流新款。”
“这大约就是包装的重要性了吧!”我感同身受地点头说道。
话聊到这里,我的沟通欲望也逐渐被勾了起来,我们两个人开始畅谈,从高仿货与真货谈到包装的重要性,再谈到人的表里不一。
在聊天的过程中,C教授也并不是只挑自己懂的话题说,而是不断地向我问一些我比较懂的问题。这进一步激发了我的表达欲,我们聊了很长时间,直到要登机了,才“恋恋不舍”地各自上了飞机。
事后,我回想起这件事,才意识到自己中了圈套:这位经济学者用一些他所掌握的“小道消息”,将我引入到了他的话题里面,让原本毫无沟通欲望的我,变成了一个积极配合他交流的聊天对象。
而且,C教授的精明之处在于,他不仅善于用自己的知识作为打开沟通渠道的钥匙,还特别注意在沟通中汲取别人的知识——在聊天过程中,他问了我许多关于我的专业问题,由于我当时处于“闲聊”状态,所以,便很轻易地把本行业中的一些“门道”都讲给他听了。
你看,就在这不到一个小时的短短时间里,C教授不仅找到了一个聊友,还捎带着学习了一些其他行业的知识,多划算!
之后,我偶然在一个场合里听了这位经济学者的演讲。他的知识面非常丰富,在讲述自己专业领域问题的同时,也能把本专业的内容和其他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很有见识。
我想起了在机场发生的那件事,不禁感慨:这个人真是既会展示自己的知识,又会汲取别人的知识,值得学习。
我希望读者也可以学习一下这位经济学家的本事:用知识(见识)武装自己的谈资,同时也在沟通中主动汲取其他知识。
要学习这一点,最重要的其实是一个理念问题:我们不能把聊天完完全全地当成一种消遣方式,也要带着一点“目的性”。
这个目的性,不是说你和某人聊了一会儿天,就马上能学到一种本事,或者是立刻掌握“用得上”的信息,而是说你要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古老而朴素的真理,尽量去汲取他人知而你不知的道理。
这些道理或许在当下看来对你并无裨益,但你要始终相信,进了你脑子的东西,终有一天你会用得上。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你掌握了很多知识——你用这些知识去吸引他人和你交流——在交流中你掌握了更多知识——你用这些知识去吸引他人和你交流……在此过程中,你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可能有人会觉得,知识是用来“专研”的,而不是鼓唇弄舌去“卖弄”的。
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会举出一些例子,比如,某方面的成功者,平时别人和他聊起他专业领域里的一些事情,他总是不愿意多说。再如,我曾经打算和某某专家探讨一些关于他专业领域里的问题,人家根本不愿意多说。
对于这种观点,我只想说一句话:那些人之所以不愿意和别人探讨自己的专业内容,是因为这个“别人”对他的专业所知甚少,人家不想给你从小学开始讲基础知识罢了。
相信我,这些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绝不是那种闭门造车的人。如果他们遇见知音,你会发现,他们马上会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比谁话都多。
有一位大学教授,在学生面前常常冷若冰霜,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我怎么就跟你们说不明白呢?”
此人不仅在学生面前话少,跟同事之间也交流甚少,许多同事都用“清高”两个字形容他。但是,每当同事遇到难题的时候,还是会规规矩矩地去请教他,因为这位教授在专业上造诣颇深。
教授平时生活非常规律,每晚十点睡觉,早上六点起床,雷打不动——就算学校里有什么重大活动,只要是超过他规定的睡觉时间,也是一概不参加的。
但是,某一天,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教授的一位老友来学校拜访他,两个人从下午一直聊到了晚上,吃完饭,从晚上又聊到了次日清晨。
第二天上午,教授来到了教室,虽然一夜未眠,但讲课时依然是神采飞扬,话还更多了起来。
有同学小心翼翼地问:“老师,您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呀?”
教授说道:“与博学老友畅谈一夜,学术、见识均大有进益,所以高兴呀!”
看!不是教授不爱聊天,而是不爱和凡夫俗子聊天。
其实,所有人都是这样:遇到那些见识浅薄但偏又自命不凡的人时,心里自然不爽,但是限于教养的约束,又不愿意当面拆穿、反驳,只好不说话了。
反过来想想,如果我们试图和某人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一定要增长自己的知识水平,多懂得一些别人不懂的东西才行。
3.为什么有人满腹经纶却笨嘴拙舌
之前我说过,要想能够加入话题圈子,站在话题中心,就一定要有知识作为武装。但是,现实中存在着这样一些人——他们满腹经纶,写起文章来也是下笔如风,可在和他人聊天的时候,立刻就变得笨嘴拙舌。
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答案是:这些人不具备将书面表达转化为口头表达的能力。
一个情窦初开的小伙子,踌躇了很久,决定给心仪的姑娘写封情书表达爱意。当时,一帮朋友都笑话他:什么年代了,还用这么老土的办法。
但是,当他把拟好的情书给朋友看了之后,大家都闭嘴了——情书写得太好了,情真意切、爱意绵绵。
当这位小伙子把情书悄悄寄给那个姑娘后,那姑娘也可能是被感动了,同意与他接触一下。
一般来讲,都走到这一步了,他俩肯定是有戏。但两个人私下见了几次面之后,小伙子很沮丧地告诉朋友:姑娘说,他俩不合适。
朋友问他:“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小伙子沮丧地说:“我每次见到她的时候,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吞吞吐吐不知所云,场面非常尴尬,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
后来有好事之徒去找人家姑娘打听原因,那位姑娘说:“他啊,见了面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写出文笔那么好的信呢?肯定是让别人代写的。这种人不诚实,不值得交往。”
姑娘确实冤枉了这位小伙子,但小伙子自身的问题也的确很大,那就是——他不具备将书面表达转化为口头表达的能力。看来,不学习这方面的技能是不行的。
所谓的书面表达能力,其实包含了很多方面,写公文、写文章甚至写情书,都是书面表达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最核心的因素是什么呢?一是逻辑清晰,二是知识储备跟得上。
口头表达的核心要素,要比书面表达多两条,那就是“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根据当前场景组织语言”的能力。
正因为多出来这两个要素,所以出现了会写不会说的情况。
下面,我们来分别说一说如何将这两个要素应用到实际中的方法:
首先,口头表达需要有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
你写文章的时候,在某个地方卡住了,你可以反复推敲,花上五分钟、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去组织语言。但是,当你和别人说话的时候,留给你停顿下来思考的时间,会短得多——只有3~5秒钟。
根据我的观察,在和某人聊天的时候,如果突然停顿下来,那么,对方最多可以容忍5秒钟的“空场”时间。超过了这个时间,对方就会插入话题,并认为你已经“无言以对”了。
不信的话,读者朋友可以自己试一下:你去和某个人谈话,话说到一半故意停下来,做思考状,然后在心里默数时间。
我敢保证,5秒钟之内对方一定会接过话头,那么,你便失去了继续表达的时间。所以,在我们与人交流的时候,为了避免脑子跟不上嘴,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尽量用短句
长句中包含更多的信息和逻辑关系,需要考虑的内容较多,在书面表达的时候是可以使用的,因为有足够的时间反复推敲。
但是,在口头交流的时候,如果总是用长句,就非常容易卡壳。而且,长句对于听的人来讲,也需要调动更多的思维去“解析”。所以,那些经常用长句交流的人,即便他们说得很流畅,也会被人定义为“和他聊天很累”。
相反,短句虽然信息量少,但是却能给人言简意赅的感觉,更容易给人留下好印象。
第二,在口头表达的时候,可以用一些虚词或虚句来过渡一下
有些人在讲述一个故事的时候,讲到紧要关头,会反问一句:“你猜怎么着?”这就是典型的“虚句”。这句话虽然和他讲述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与此同时,他也通过这句话给自己争取了一些时间,来组织后面的语言。
我发现很多即兴演讲的高手,都善于采取这一手段:在他们需要时间考虑接下来要说什么的时候,他们会抛一个问题给听众,从而给自己留下思考的余地。
第三,少用文学技巧,多用“感觉”
有些人讲话的时候,喜欢运用一些文学技巧,像“迂回铺垫”之类的。但是,如此一来,也极大地增加了自己组织语言的难度,增加了卡壳的概率。
在我的观察中,生活中除了那些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如说书人、培训师等,很少有人能将文学技巧妥善地应用到实际交流中去。而且,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在讲话中运用文学技巧,也是因为事先准备得很充分。
在生活中,大部分交流内容其实是随机性的,所以,我们应极力避免自己的语言中充斥太多这方面的技巧。
在我看来,想要让自己的话更容易打动倾听者,我们应该更多地去描述“感觉”。
例如,你想说自己当时很恐惧,与其说“我当时啊,那真是万念俱灰”,不如说“我当时啊,身上的寒毛一下子都立了起来,身体僵得都有点不受控制了”。你想形容一个女孩长得漂亮,与其说“沉鱼落雁”,不如说“那姑娘头发乌黑,脸就像桃花一样粉嫩”。
总而言之,你将自己看见的、接触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会让倾听者更有共鸣,也更能体会你所描述的情境。
这是让我们可以在聊天中及时处理信息的方法。下面,我们再来谈一谈根据当前场景组织语言的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肚子里没有谈资,而是不知道当前应该把哪方面的内容拿出来当谈资。所以,明明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谈起,这就需要你提高情商方面的训练。
我有个朋友,是个十分有趣的人。之所以说他有趣,是因为这个人有个非常“可爱”的特点:每次和人辩论,基本上总是大败而归。
但是回到家,躺到床上的时候,他却总能想到应对办法——这时候,他往往是手往床上一拍,长叹一声说:“当时我要是这么说,岂不把他说得哑口无言?”但事实上,那个每每哑口无言的人却总是他。
他问我:“你为什么总能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谈话的时候马上说出来,而我为什么总是在事后才能想到?当时自己要是这么说就好了!”
我笑道:“那是因为,你在学习某些知识的时候,就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要把它们说出来。”
朋友想了想,点点头说:“有道理。”
出于职业习惯,我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地考虑,如何把这些知识与人分享。其实,“分享”是一种好听的说法,当时我的心里也有“显摆学识”和“用知识去反击别人”等鼓唇弄舌的小心思。
有了这个出发点,我会在心中默默整理自己已有的知识,给它们归类:哪些知识是可以当作趣闻讲的;哪些知识是在别人遇到了某种难题的时候,用来帮助解决问题的;哪些知识是在别人责难我的时候,可以用来反击对方的……
你看,其实我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已经考虑如何在交流中应用它们了。
当然,这种习惯是我的职业赋予我的本能,并不具备推而广之的价值。但是,我想,阅读本书的大部分读者,可能也是在职业上有提高沟通能力的需要——所以,我的这个方法,有些读者可能也用得上。
有一次,我去买电脑,电脑销售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小伙子,我发现他就是那种特别善于在工作中应用自己知识的人。例如,他给我介绍电脑的特点之前,先问我买电脑是准备干什么用的。我说自己经常出差,有时候不得不在外面办公,所以想买一台电脑随身带着备用。
这个小伙子马上就从众多的笔记本电脑中拿出两款,对我说:“您看,这台是某品牌新出的笔记本电脑,最大的特点就是重量轻,只有840克,相当于一大杯咖啡连同杯子的重量。
“而另外这台电脑呢,虽然稍微重一些,但是电池的蓄电能力非常优秀。一般来说,14英寸笔记本电脑标配的六芯电池,实际应用时间在两小时左右,但是,这台电脑可以连续播放六小时以上的视频,这是我自己亲测的,绝对靠谱。”
这个销售员给出的选项,恰恰切中了我的需求痛点。我略微思考了一下,就在两台电脑中间做出了取舍,很快和他达成了交易。
后来,我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对这个小伙子的印象非常好。因为,其他的销售员在介绍电脑的时候,只是在和我讲配置、讲品牌。
说实话,我对电脑的了解不是太多,别人给我介绍I5、I7、固态硬盘、机械硬盘等专业知识的时候,我是没有多大概念的,自然也不容易激起我的购买欲。
但是这个小伙子,很明显,他在汲取电脑知识的同时,就已经给这些知识分了类,并且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匹配了相应的功能配置。所以,这些很容易就能戳中消费者的痛点。
这就是“消化知识”的妙用。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如何能在聊天过程中,把自己的学识有效地转化为谈资——也就是说,如何来“及时处理信息”和“根据当前的场景组织语言”?
至于如何“及时处理信息”,一是用短句,二是用虚词,三是用感觉。
至于如何“根据当前场景组织语言”,那就是及时地消化你的知识,预先设想它们的用处。
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需要持之以恒。但方法已经有了,读者不妨去刻意试验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有效。
4.读书越多越孤独?可能只是你的一厢情愿
我见过一些所谓的文艺青年,读的书越多,越自闭,越不愿意和人沟通。一旦与人交流起来,话语反倒显得“弱智”。
这些人对于自己的这种状态,美其名曰:“读书越多越孤独。”言下之意就是:我懂得太多了,我境界太高了,不稀罕理你们这些凡夫俗子。
对于这部分人,我想说:“醒醒吧,如果你再这么自闭下去,懂的会越来越少。”
曾经有个朋友对我说:“我年轻的时候读了一些书,觉得自己学识渊博、境界很高,我说什么别人都理解不了,所以,越来越不愿意和别人沟通——嫌和他们说话累。
“但是,最后我发现,这一切都是错觉。这世界上比我知识渊博的人,大有人在;比我境界高的人,也数不胜数,而且,这些人就在我身边。很多平日里看起来非常平凡、不太起眼的人,如果你和他们聊得多了、聊得深了,会发现,他们其实很有内涵、很有见识。”
这位朋友说出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在沟通中,人可以发现更真实的他人,以及更真实的自我,并从中汲取益处。
我始终坚持一个观念,那就是:从书上学到的知识,如果你不能把它们很好地表述出来,传达给别人,那么,你肯定不具备实际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说:“知行合一。”要在行动中实践从书上学到的知识,不然,书上的知识始终是死的,而行动的第一步,就是把知识表达出来。
其实,多读了几本书并不算什么,你从书本上学到的大部分知识,其他人在生活中同样能学会,而且还能掌握得更加牢固。所以,因为读书而放弃与他人沟通,其实是非常愚蠢的事情。
很多公司有一种职位叫“产品经理”,这种职位的职能是挖掘顾客的需求,然后传达给技术部门加以实现。所以,这需要两个方面的技能:第一,要能够敏锐地挖掘顾客的需求;第二,对技术要有一些了解。否则,就会提出技术人员无法实现的需求。
这两方面的技能,可以说跨度很大,互不相关。一般来说,做市场的人没学过技术,搞技术的人又不太懂市场,所以,产品经理这个职位还是比较难胜任的。
我认识两个产品经理,其中一个是张天。这个人很有钻研精神,他为了搞懂“技术”,自己苦心研究相关知识,下了不少功夫,也算对技术有了一些了解。
按道理说,懂的技术越多,越容易干好产品经理这个工作,但是,张天却干得一般。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非常懂技术了,所以在和技术人员沟通的时候,往往会说:“这你都做不到?这个技术现在明明已经非常成熟了,你和我说难度很大,是什么意思?”
张天总是觉得自己懂技术,而技术人员所强调的困难是子虚乌有的。
但事实呢,他虽然懂,不过却离具体的实际应用还差得有点远。也正因为他懂得一些技术,所以经常提出一些更加难以实现的要求。久而久之,技术人员对他意见很大,他们相互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成问题,他的工作自然很难做好了。
而另一位产品经理胡然,对技术懂得比较少,但是他这个人善于沟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全靠“刷脸”。
胡然进入一家新公司后,用了两周时间就把公司各部门的三十多个人都认识了,其中有各个部门的领导,关键业务岗位的员工。他自己没事儿干的时候,就找这些人请教问题。
这么一来,首先,他摸清了各部门的职责、业务范围和业务流程,也知道了在做事的时候找到谁才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
其次,他在沟通中也掌握了一些实用技术,并且逐渐知道了技术人员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最怕做什么。
因此,没过多久,胡然就成了一名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
拿这两个案例对比一下:张天虽然有学习和钻研精神,却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胡然虽然在专业上有所欠缺,但由于他善于沟通,反而弥补了自身的不足。
由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有多大。
当然,我并不是说,一个人可以不学习,只要善于沟通就能解决问题。
我想要表达的观点是:只有在沟通中,一个人才能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尤其是在某些非常专业的领域,作为外行,与其闭门造车,不如多向内行请教几次,这样才有效得多。
关于专业领域的沟通,我们要知道这样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绝大多数专业能力的积累,绝不是靠你一个人埋头苦学就能有好结果——只有不断进行与之相关的社交活动,才能让自己的专业进步得更快。各种行业协会的出现,各种科研机构的成立,就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件事情:专业技能最终要能够造福于他人,这才有实际意义。而社交能力在很多时候都决定了,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用自身的专业技能来造福于人。
第三件事情:对于很多职业来说,社交能力本身就是你需要掌握的专业能力。
在这里,我用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来举例。乔布斯领导的苹果公司,无疑是一家技术强、专业精的公司,他们开创了许多智能手机应用的先河,让人们享受到了科技的乐趣。
苹果公司之所以成功,不仅是因为他们在专业技术上领先于人,也是因为乔布斯这个人有着无与伦比的沟通能力:他能在沟通中了解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也能将自己的技术通过沟通让他人所接受。
假如,乔布斯像我们之前所说的那种“文艺青年”一样,在心里默默地觉得:只有我的产品才是最好的,但跟你们这些普通用户根本就说不明白,你们别管那么多,只要买就行了!
那么,会有那么多人来买吗?恐怕不会。
所以,一个人在自己有所不足的时候,要和人沟通——在沟通中找到不足,从而弥补不足。一个人可以为他人造福的时候,也需要沟通,因为沟通本身就是造福别人的一个途径。
比如说,一个程序员非常厉害,懂得很多语言,会编很高深的代码。但是他应该意识到,编程只是为用户提供好产品的一种技能和手段,而用户具体需要什么样的好产品,他还得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了解用户的需求。
假如这个程序员说:“我不想和用户打交道,那样太烦人,我就想做一个这方面的研究专家。”那么,他研究出来的成果,是不是也必须和其他程序员交流、沟通呢?所以,你看,当你有了知识,你想用自己的知识去做点事情的时候,不会沟通也是不行的。
话说了这么多,听起来好像有点“批判”那些知识丰富却不善沟通的人的意思,其实不是这样的——我只是想给这部分人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让他们去发挥自己的优势罢了。
回到本书的主题“会说话就是情商高”上——其实,知识渊博的人,在这个领域有着天然的优势:
首先,阅历的优势:一个人的情商是否能吸引别人,自身阅历是非常重要的。
这阅历不仅包含亲身经历,也包含从书本中得来的经验和教训。所以,知识渊博的人往往阅历也很广泛,这是他们的第一个优势。
其次,具有形成良好沟通能力的基础。
我们常说,那些会讲笑话、会说故事的人,沟通能力强,为什么?因为,这两种方法是能给别人“提供价值”的手段。当然,这两种方法主要提供的是娱乐价值。
而一个知识丰富的人,可以给别人提供专业价值。你不需要会讲笑话,也不需要会讲故事——只要你能通过一般描述,让人懂得他之前不懂的一些知识,了解他之前不了解的一些真相,这就等于是给别人提供了价值。所以,这样的沟通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最后,知识渊博的人很容易在沟通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信各位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会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一群人在一起聊天,不管这群人中有多么会讲故事的人、多么善于带动气氛的人、多么幽默的人,而最后真正能掌握沟通主导权的人,一定是知识最渊博、最能帮助其他人开拓眼界、解决实际问题的那个人。
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也很能说明本书一贯坚持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即便是在漫无目的的聊天中,人们对有用信息的需求,也远远超过了对娱乐的需求——你的谈资越有用,你就越能在聊天中占据主导地位;别人的谈资越实用,你就越能从聊天中得到益处。
所以,我常说“闲谈不闲”,其实就是希望读者朋友能拥有在日常沟通中获取有用信息、传达有用信息的意识。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面对面聊天时爆出来的信息,其实可靠性和实用性往往都很高,所以不可忽视!
5.浪费知识是一种犯罪
小时候,我们常被父母教育要爱惜粮食,不能浪费。为增强我们爱惜粮食的意识,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几乎伴随了我们的整个童年。随着年龄渐长,“不浪费粮食”的意识或许已经成为习惯,融进了我们的血液之中。
然而,我们有没有浪费另外一种“精神粮食”——知识呢?
知识浪费经常会出现在很多地方。比如,从事专业之外的工作,所学无所用;掌握很多知识,却不知如何善加利用等。
有这样一句希腊谚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那些一直占据我们脑海之中却总没有机会“上阵杀敌”的知识,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这也就是说,当我们拥有了知识,却在有意无意间使之浪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犯了罪:如果知识有生命,我们犯的就是“谋杀罪”。
是的,浪费知识是一种犯罪。
生活中,知识浪费还经常出现在交际场合,也就是交谈中。
为什么这样说呢?举一个有趣的例子:假设我有一个鱼缸,鱼缸中那些五彩斑斓的小鱼是我的谈资;而对方也有一个鱼缸,那些鱼缸里的小鱼,同样是他的谈资。
现在,我同对方开始交流:我们从各自的鱼缸中拿出一条小鱼来进行配对。重点来了——我这边拿出哪条小鱼,更适合他那边拿出的小鱼呢?是“玉兔”还是“鹅头红”,抑或是“红珍珠”?这就很难说了。
很多时候,我们在同别人交流时,所聊内容未必会是对方想听的内容,因为我们不能确定,“玉兔”还是“鹅头红”更适合对方的小鱼品种。如果配错了对儿,那么,真正适合对方的小鱼就只能浪费了。
交流时造成知识浪费,不仅会使我们废置真正有用的谈资,而且还难以达到沟通的预期效果——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我的朋友宋涛在进出口公司当业务员,他平时很爱看书,尤其对中国古典诗词感兴趣。工作之余,他的最大爱好就是窝在家里,翻看古典诗词。时间久了,他的脑子中也就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有时候与人交流,时不时会蹦出几句诗词来。
不过,他一直认为,诗词歌赋只是业余爱好,和工作沾不上半点边儿。可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想错了——正是因为诗词歌赋的交流,他谈成了一笔极其困难且交易额巨大的业务。
宋涛有一位客户是位老者,他研究过客户的资料,知道对方在经商之前曾是某知名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学而多智。他还知道,在自己之前,已经有不少同事跟对方洽谈过业务,但是,在老者咄咄逼人的气势中,他们都铩羽而归了。
了解了这个客户的情况后,宋涛开始也心生忐忑:那么多同事都拿不下对方,自己能行吗?
事实上,他的不安是有道理的。刚接触老者的时候,他就发现,对方果然难以攻破——不仅态度冷淡,还言辞犀利,气势逼人。
不过,好在他做这一行已经有好几年,早练就出了过硬的心理素质。虽然对方不太配合,他还是不愿放弃,而且极尽口舌之能事,尽量拣些好听的话说,试图以此打动对方。
可是,他滔滔不绝的说服技巧在老者面前失效了——无论他怎样说,老者没有一点愿意合作的意思。
这是一场艰难的拉锯战,经过几番较量之后,宋涛无奈地发现,他的这位客户似乎真的没有合作的意思。他的热情开始黯淡下来,有了放弃的念头。
人的心理很奇怪,当它有了很大的期望时,往往无法真正放开。可是,当心中没有太大的期望,觉得一切都不重要的时候,反而可以真正放开——宋涛已经认定,这位客户确实没有合作意图,所以,这个时候他同老者的交流也就轻松了起来,完全就像是朋友间的闲聊。
一位曾是大学中文系教授,一位是古典诗词爱好者,两人聊着聊着就聊到诗词歌赋上了。宋涛心无顾忌,这使得他的古文素养得以正常发挥,交谈时总是能够引经据典,时不时还会来上几句贴切的古典诗词,这更增添了他的语言魅力。
宋涛的谈话变化,引起了老者的兴趣。对方多打量了他几眼,却没说什么。
一场谈判,以题外聊天结束,这是宋涛没有想到的。
他更没有想到的是,结果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认为,自己肯定无法抓住这个客户了,可是几天之后,老者却主动打来电话。在详细了解了合作条件之后,对方愉快地和他签了约。
再后来,宋涛和老者成了朋友。
宋涛忍不住问老者,为什么那次突然改变了主意。老者哈哈一笑,说:“本来我是不准备和你签约的,可是,那天你说的古诗词很对我的胃口,也让我由此看到了你的个人魅力——我被你的语言征服了,这才改变了主意。”
宋涛恍然大悟。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故事,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宋涛的工作是做进出口业务,按照常理来说,他需要专业知识精熟、谈判技巧一流,才最有可能打动客户,赢得合同。
可事实并非如此。
宋涛的专业知识和谈判技巧根本就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是业余爱好打开了客户的心门,充当了签约的“钥匙”。这就如我前面所说的,他谈资里的诗词歌赋这条“金鱼”,才最适合这位客户。
很多时候,我们同别人交流,因为不了解对方的性格、喜好等,所以很难揣摩对方喜欢接受什么样的信息——有人喜欢谈军事,有人喜欢聊足球,有人喜欢论文学……我们不知道别人喜欢什么,但一定要明白,投其所好才能营造好的聊天氛围。
怎样才能投其所好?这就需要用到我们储存的知识了。如果我们的鱼缸里有很多条“金鱼”,那么,总能找出一条适合对方的“金鱼”来。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储存知识,因为那些都将是有用的谈资。
当然了,仅仅储存还不够,还要学会在适当时机利用它们,让知识变成有效谈资。浪费知识是一种犯罪,因为每一样知识都会有适合自己的位置,都会成为我们与人交流的利器。
最新评论